被汽车直接碾压也没事,“物理防御”最强的生(2)
它的体型比铁锭甲虫还要小,小到我们用肉眼都很难观察到。
因为科学家让飞船载着水熊虫进入了太空,来测试它们是否能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之下生存。2007年9月时,欧洲航天局发射了名为“光子-M3”的无人飞船,这一飞船顺利升空之后在距离地表256公里左右的位置开始绕行。飞船当中有着两种水熊虫,被用于直接面对太空的低温、真空和辐射考验。
铁锭甲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拟步甲科,铁锭甲虫目。主要生活在美洲地区,它们擅长伪装,有时看起来就像是一块树皮或者石头。不过,体长只有1厘米的它们,即使不伪装,也很难被人类发现。 铁锭甲虫通体为黑色,从远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黑点儿。与其他的甲虫一样,它也有着鞘翅,但是它却不会飞。因为它的鞘翅并不像普通甲虫一样是完全分开的,在起飞时只需要张开就可以了,而是将其变成了“一整块”硬壳。所以,这种物理防御极强的甲虫是不会飞的。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个神奇生物,就属于将技能点全部放在“物理防御”方面了,其物理防御力可以称之为地球上最强的存在,即使被汽车直接碾压也没事。但拥有如此优异特性的它,体长却只有1厘米,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在自然界当中,有着不少神奇的生物,它们有的看起来体型不大,却有着自己的特殊技能。
水熊虫的超强耐力确实在很早就被人类发现了,但是宇宙当中强烈的辐射对于有机体的伤害可谓是致命的,所以许多科学家并不相信这种小生物可以活下来。经历了强烈的辐射之后,其中的大黄水熊虫全部死亡了,不过剩下的小斑水熊虫当中则出现了一小部分幸存者。 因为水熊虫的相关特质表现出了它不惧太空当中的低温、真空和强辐射这些恶劣条件,人类假如可以学到精髓,那么在未来我们的航天服甚至飞船基地不就都可以使用相关的材料和构造修缮了吗? 不仅如此,许多昆虫爱好者或者专家需要制作昆虫的标本,常常需要把昆虫用大头钉钉在木板之上。可是轮到钉铁锭甲虫时,却频频受挫,因为大头钉根本穿透不了它们厚厚的甲壳,所以有时都需要使用钻头才能将其制成标本。 之所以名字当中出现了熊字,完全是因为观察者的“刻板印象”。它的体型非常小,大约只有50微米到1.4毫米,所以人类初次观察到水熊虫是使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它的真容的。从照片可以看出,这种生物看起来肉乎乎的,身体的两侧长着4对具爪的腿,缓慢地爬动着。 铁锭甲虫的出现最初并未引起科学家注意,直到通过各项碾压实验之后,大家才发现这种体长只有1厘米的小虫子不一般。最重要的是,人类或许可以通过它坚硬的外骨骼来研究出一种同样具备超强物理抗性的“装备”。 换句话说,从表面来看,铁锭甲虫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可是实际上,它在被车碾压过去时,就已经通过自己的“甲壳特技”将压力释放了。 这类昆虫的英文名叫做Phloeodes diabolicus,中文名叫做铁锭甲虫,当然也有人根据它的特性,给它取名为“恶魔铁锭甲虫”。 总而言之,铁锭甲虫抗压性极强的特质对于人类的航空航天领域而言是很重要的,如果真的可以用这种结构来替代传统的结构,提高性能,那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水熊虫的体型看起来异常的“圆润”,且尾部看起来像是熊的屁股,随着爬动时微微颤动,所以研究人员就为它取了这个名字。别看水熊虫的名字看起来“憨憨的”,但它可算得上是自然界当中最强的幸存者了。 在确定危险解除之后,铁锭甲虫才会重新开始活动。不过这种装死对于那些喜食昆虫的生物好像作用不太明显,毕竟像青蛙这种,上来就直接将猎物“吞”下去了,并不在意生物的死活。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偷师学艺”的将铁锭甲虫的物理防御力和水熊虫的超强耐力全都学到了,那么人类就可以轻松的在太空之中或者深海当中遨游了。 文章来源:《生物物理学报》 网址: http://www.swwlxb.cn/zonghexinwen/2022/0907/800.html